“33亿元研发费用”“超500人规模的顶级研发团队”……继去年3月30日官宣造车后的第500天,小米集团首次官方公布了小米汽车的新进展。
特斯拉成功引领了智能汽车时代的到来,跟随着特斯拉的步伐,造车新势力抓紧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布局,蔚来和小鹏领航辅助功能的实现,让他们稳居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。小米集团创始人、董事长兼CEO雷军则认为,自动驾驶技术密度高,而且与安全高度相关,是智能电动汽车决胜的关键点。
在小米汽车的规划中,自动驾驶成为了突破点。雷军表示:“目前,我们正在全国各地进行路测,第一阶段规划了140辆测试车。我们计划继续扎扎实实干上两年,小米自动驾驶的目标是在2024年进入行业第一阵营。”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500天磨一剑,小米汽车带来了哪些干货?
发布会现场,小米汽车展现了自动驾驶项目进展视频。视频显示,目前小米自动驾驶系统拥有自动识别障碍物、无保护场景自动掉头、主动变道超车、自动驶入匝道、自动绕行临停车辆、事故车辆自动绕行、自动环岛绕行、斑马线礼让行人、一键召唤车辆等多种功能。
小米播放的自动驾驶视频包括了3种场景:高速、城区、自动泊车。在高速场景中,小米自动驾驶支持车道保持、定速巡航这类L2功能,主动选择车道、进出匝道、并线超车等功能成为小米自动驾驶在高速场景中的亮点。路线规划、进出路口、上下高速这些功能离不开高精地图的支持,这说明小米自动驾驶采用了和高精地图联通的方案。
相对于高速场景,城市道路场景对自动驾驶能力的考核更加严格。从视频可以看出,小米自动驾驶在目标车道没有红绿灯阻拦,且时刻有车通过的情况下,可以实现无保护自主掉头。对于绕行占道的事故车与人车混行的复杂路口,小米测试车可以实现避让目标与通行。对于半径较大、曲率比较平缓的环岛,小米自动驾驶可以实现顺利进出。由此来看,小米自动驾驶采用了多传感器融合的方案,且足够精确。
在泊车场景中,记忆泊车功能成为小米自动驾驶一大特色。系统对整个停车站结构进行感知,构建一个数字孪生,记住车位路线,对来往车辆、行人进行避让。针对泊车场景,小米自动驾驶拥有一体化的泊车智能解决方案,涵盖“预定车位”、“自主代客泊车”、“机械臂自动充电”等多项功能。
官宣造车500天,小米汽车首次公开进展,相信对自身技术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信。
但事与愿违的是,在业内人士看来,小米自动驾驶技术只达到了行业常规水平,缺乏亮点。惠尔智能CEO常宇飞在朋友圈表示:“小米花了这么多钱收购,做的这个demo车毫无惊喜和亮点。” 路星联合创始人周光更是直言:“阿波罗5.0开源版本就这水平,我感觉我回到了2019年的demo视频。”
业内人士对小米自动驾驶技术水平的质疑,源自于小米测试车在3种场景内所表现的小失误。在城市道路场景中,小米自动驾驶跟车距离过长,造成测试车在路上被频繁插队。在遇到车辆加塞、行人横穿马路等情况时,小米自动驾驶会有一个猛烈的刹车,停滞一两秒后才能继续行驶。此外,对于高速领航辅助场景的布局,第一梯队主机厂、自动驾驶公司已经量产实装;自主泊车功能,各家车企都有,只是水平体验各不相同。
小米自动驾驶的目标是在2024年进入行业第一阵营,并且是需要全栈自研。对比一下其他车企,这一目标的实现大多定时在2025年,起步较晚的小米自动驾驶,想要实现这一目标,挑战较大。
在自动驾驶领域,全栈自研一般多是指独立完成自动驾驶的感知及决策的算法、车辆控制策略、底层系统以及测试等全流程的开发工作。简单点说,就是除了硬件可以采购之外,所有的软件都是车企自己做,车企需要独立完成自动驾驶全部环节的开发,而不需要依赖供应商。
通过全栈自研,车企可以缩短供应链,效控制成本。一旦发现用户对产品需求有变化,车企也能够迅速通过内部OTA的方式升级,避免了相关协议而浪费时间。全方位掌握自己的产品。此外,车企还可以更便捷地升级自己的产品软硬件,通过迭代保持前排的竞争力。
需要注意的是,自动驾驶全栈自研所需要投入的人力、物力是巨大的,研发的速度也可能会阻碍量产车面世的步伐,这也成为小米自动驾驶发展过程中需要直面的问题。
全栈自研自动驾驶开发对企业本身的消耗是巨大的,以百度为例:数据显示,从2015年起,百度每年在自动驾驶上烧掉上百亿元,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接受采访时曾透露,百度仅2020年一年在自动驾驶上的研发投入就超过了200亿元。
在面对巨额研发投入的同时,全栈自研自动驾驶开发周期也很长。同样以百度为例:2013年,百度就开始对自动驾驶进行探索,经过近9年发展,目前搭载百度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量产车才更新至第六代。按照小米“2024年入行业第一阵营的规划”,2024年小米的自动驾驶业务必然要达到L4级别,但从其当前自动驾驶水平来看,小米想要在两年时间内将L4级自动驾驶技术应用于量产车上,挑战还比较大。
此外,与传统汽车的研发思路不同,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需要依靠大量数据作为支撑,才能实现不断迭代、优化。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就曾表示,自动驾驶技术需要累计至少96亿公里的里程,才能确保自动驾驶能像它的字面意思一样成熟可靠。公开信息显示,截至目前,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测试里程已经有3500万英里(约5632万公里),百度Apollo有3200万公里,蔚小理也纷纷通过进军网约车市场积累数据。相比之下,小米140辆测试车的体量也稍显单薄。
从重金投入再到切入技术难度最高的自动驾驶领域,小米造车的决心是坚定的。但在不远后的2024年,其自动驾驶技术究竟能否达到小米想要的水平?值得商榷。